作者:魏義光作《領袖的方法》,解“風水始祖經(jīng)”黃石公《青囊經(jīng)》(六卷),為陸家嘴、華為、浙江大學等解讀易經(jīng)風水500余場次。
2016年11月16日,浙江大學風水學培訓現(xiàn)場,魏義光答天問。
風水大美無度研究者李兆奇:
魏老師,兩千多年來,黃石公作為華夏風水始祖,是公認和確定無疑的,而網(wǎng)絡和一些風水書,為什么卻把黃石公之后五百年的郭璞認定為風水“鼻祖”了呢?風水先生是不是認錯祖宗了?
魏義光作《領袖的方法》解“風水始祖經(jīng)”答天問:
風水大師、風水先生們都認錯祖宗了。
以訛傳訛東晉郭璞是風水鼻祖的人,大都引用:“氣乘風則散,界水則止。聚之使不散,行之使有止,故謂之風水。”錯誤地認定“風水”一詞始于郭璞。事實上,早于郭璞千年就有“風水”一詞了。
據(jù)《黃帝內經(jīng)·素問·水熱穴》記載:“黃帝問曰:諸水皆生于腎乎?岐伯曰:勇而勞甚,則腎汗出,腎汗出逢于風,內不得入于臟腑,外不得越于皮膚,客于玄府,行于皮里,傳為胕腫,本之于腎,名曰風水。”
《黃帝內經(jīng)》即使成書于西漢,也比郭璞早幾百年。所以“風水”一詞,并非出自郭璞。
其次,氣“乘風則散,界水則止”,是郭璞抄襲500年前黃石公的。黃石公在《青囊經(jīng)》中說:“地有四勢,氣從八方。外氣行形,內氣止生。乘風則散,界水則止。”也就是說,郭璞對風水中“氣”的理解也是不夠準確的。
還有一些說風水、寫風水、看風水的“風水大師”們,把郭璞認定為自己的祖宗,理由更為怪誕:“郭璞能算自己的死期”。
據(jù)《晉書·郭璞傳》記載:大將軍王敦對郭璞說:“你精通卜筮之術,你能算出你什么時候死嗎?”郭璞說:“我就會死在今天中午。”王敦說:“成全你吧。”于是,王敦命令把郭璞抓起來,押到南岡處死。這年郭璞48歲。
嗟乎!世上還有比自己尋死更簡單的事嗎?
清代蔣國把《青囊經(jīng)》列入《地理正宗》的開篇,并附言:“風水有書始于黃石公《青囊經(jīng)》,厥后偽書雜出,假冒名公。”
2008年5月11日,我在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,鑒賞了一塊漢代珍貴風水文物《黃石公堪輿風水碑》。到目前為止,還沒有發(fā)現(xiàn)第二件。該碑長1.14米、寬0.56米,碑首刻有圖案,碑文約200余字。
以黃石公彖言開始,以五行相克的原理,對于東西南北各方向的鬼妖相擾給以鎮(zhèn)魘方案。如“因受之諸言不可還,因受其禍,諸言不朽還因受其右”,“因言從東方來者,西方金此斬之”。碑文以天師自居,令“丘丞、莫(墓)伯、地下二千石”永遠不煩擾墓主。據(jù)考證,該碑系黃石公后世刻于東漢熹平五年(公元176年)。
“風水始祖經(jīng)”雖然始于黃石公《青囊經(jīng)》,但黃石公并不是江湖風水先生。
黃石公曉天機、地脈、人道之學,著《青囊經(jīng)》《三略》《素書》(太公兵法)等,被秦昭襄王任命為秦國博士。公元前246年,秦始皇當政后,黃石公辭官回歸故里下邳,。
據(jù)司馬遷《史記》記載:公元前218年,秦始皇巡游,張良與大力士在博浪沙襲擊秦始皇,誤中了副車。秦始皇大怒,在全國搜捕,張良逃到下邳躲藏起來。張良在下邳圯橋遇到95歲的“圯上老人”黃石公,經(jīng)黃石公三番考驗后,黃石公認為張良“孺子可教也”。于是,有了“圯橋拾履”和“圯橋授書”的典故。
張良得到黃石公的授書后,成為歷史上的“謀圣”。而黃石公被《后漢書》和《唐書》稱為“神人”。司馬遷在《史記》中感慨道:學者大多說沒有鬼神,然而又說有精怪。至于像張良遇見黃石公贈書的事,也夠神奇的了。漢高祖劉邦遭遇困厄的情況有多次了,而張良常在危急時刻建功效力,難道不是天意嗎?
兩千多年前的下邳,位于今天江蘇省睢寧縣古邳鎮(zhèn)北1公里處的下邳古城遺址。2019年10月7日,國務院核定公布下邳故城遺址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祝你的風水大美無度!
聯(lián)系人:李兆奇 18868718185
責任編輯:大美無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