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風水大師
風水大師李兆奇師承風水大師5A鑒定導師魏義光獨尊中國最著名風水大師黃石公風水學
世界5A風水大師 18868718185
原創(chuàng)知識產(chǎn)權(quán)保護 禁止轉(zhuǎn)載
魏義光,軍事學院軍事地形學畢業(yè),1985年三次勘察的下邳故城遺址,2019年國務(wù)院核定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”。北京大學研究員,風水大師世界5A鑒定導師,著《風水第一書》六卷,通解歷代真懂風水的風水大師獨尊的中國最著名風水大師、風水第一人、大漢王朝開國皇帝劉邦高參張良的老師黃石公風水學,創(chuàng)“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(shù)”訓香港風水大師。厘清風水科學、文化、迷信之界,揭秘風水技術(shù)、占術(shù)、騙術(shù)之源,讓天壤之別的風水大師無所遁形。為尊崇風水真理的浙江大學、金融街、陸家嘴、美國惠普等20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(yè)解讀易經(jīng)風水1200余場次。
2022年10月25日,浙江大學,魏義光解讀易經(jīng)風水。
師承風水大師鑒定導師魏義光、獨尊中國最著名風水大師黃石公風水學的世界5A風水大師李兆奇:
坤卦初六爻的意思是,當腳踩到霜的時候,應該明白結(jié)冰的日子快到了。為什么坤卦的初爻會提到霜與冰呢?
因為,坤卦由乾卦變來,初六是乾變?yōu)槔さ牡谝回?,依?jù)易例,初爻為足,故言“履”。因是在盛陽之下剛剛凝聚出的一點陰氣,還不足以結(jié)冰,故言“霜”。
正如象辭中所說:履霜而知冰,這是因為陰氣始生的緣故,隨著陰氣的不斷加重,天寒冰凍的冬天就來了。
履霜不久,堅冰就將來到,這本是人所共知的自然現(xiàn)象。這一現(xiàn)象啟示人們,堅冰來前必先降霜,凡事都有由微到著、由小到大的發(fā)展。
風水大師鑒定導師、《風水第一書》作者魏義光,通解中國最著名風水大師黃石公風水學,創(chuàng)“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(shù)”訓香港風水大師
魏義光風水第一書3000講節(jié)選:
易經(jīng)坤卦初六爻:履霜,堅冰至。
《象》曰:履霜堅冰,陰始凝也。馴致其道,至堅冰也。
魏義光風水解讀:坤卦初六:踐踏著薄霜,可以推斷堅厚的冰層快要凍結(jié)成了。踐踏著薄霜,可以推斷堅厚的冰層快要凍結(jié)成了。這表明陰冷之氣開始凝聚了,遵循自然規(guī)律的推進,堅厚的冰層快要凍結(jié)而成了。
坤卦初六,簡單地講就是“順”的意思。先有霜,后有堅冰,依著次序來,霜越結(jié)越厚,后來就成了冰。這是一種次序,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先小后大,先薄然后慢慢豐厚。
魏義光哲學解讀:履,本義是鞋子,引申為行走、踐踏。二十四節(jié)氣歌云:“秋處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”從自然節(jié)氣上來講,霜降以后不久,白雪皚皚、堅冰凝結(jié)、天寒地凍的冬天就要來了,因此說“履霜,堅冰至”。
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自然事物有其規(guī)律可循,社會事物的發(fā)展也是如此。如《文言》中說:“大臣殺害國君,兒子殺害父親,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,并不是一天兩天中所釀成的,早就有應該能夠察覺到的苗頭,關(guān)鍵看你能不能及時地發(fā)現(xiàn)這種苗頭。”能夠見微知著,從小事中預見事物的發(fā)展趨勢,從而不斷調(diào)整自身行為坐標,就可以趨利避害。
“履霜,堅冰至”雖然系于初六一爻之下,但它卻對應了《坤》卦六爻,概括和揭示出了陰氣由初六至上六上升發(fā)展的總趨勢。如果按上引二十四節(jié)氣歌來搭配,初六為霜降,則六二為小雪、六三為大雪、六四為冬至、六五為小寒、上六為大寒。
此卦是《易經(jīng)》第二卦,重陰(下卦是坤,上卦也是坤),六爻皆陰,古人叫純陰,它以母馬為象,代表地。讀《易》要一對一對讀?!肚?、《坤》是開天辟地的卦。《千字文》,“天地玄黃,宇宙洪荒”是頭兩句。這兩卦是《易經(jīng)》的頭兩卦。
《易經(jīng)》有所謂“八經(jīng)卦”,即乾、坤、坎、離、震、艮、巽、兌。它們的重卦,易家叫“八純卦”。乾、坤、坎、離分在上經(jīng),震、艮、巽、兌分在下經(jīng),《乾》、《坤》是八純卦的第一對。《易經(jīng)》講天地陰陽,是以這兩卦為門戶和關(guān)鍵。龍在天上飛,馬在地上跑,一龍一馬,管著所有卦,古人最重視。
《文言》就是專論這兩卦,以之為讀《易》的綱領(lǐng)。《易經(jīng)》分上下經(jīng),舊說上經(jīng)講天地,下經(jīng)講人倫,其實不盡然。我們只能說上經(jīng)的頭兩卦是講天地,下經(jīng)的頭兩卦是講人倫。
《系辭》說:“一陰一陽之謂道。”陰陽是易的本質(zhì),是天地萬物的根本。乾卦和坤卦是對天地之間陰陽兩勢的性質(zhì)和功能作出的全面闡釋。坤卦以地為象,象征著純凈陰柔能包容一切的德行。
君子應該效仿大地的本性,以寬厚的德行負載萬物,以寬厚為懷,像大地一樣坦蕩寬廣,涵容行疆。君子以至純剛健治物,往往悖逆物性,剛愎自用;一味以柔順處世,則易流于諂媚逢迎,有失本性。成就大業(yè),必須奉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,同時虛懷若谷,惡盈好謙,潤物無聲,協(xié)調(diào)天行健和地勢坤兩種勢力,形成中和之美。
事物發(fā)展之初,其端甚微,其勢卻盛,君子應懂得見微知著的道理,堅守正道。在錯誤初露出苗頭時,及時遏制,防微杜漸。謹慎從事,安守本分,任其自然,不假修營,找到一個最適宜自己居處的位次,這既是源于地道的秉賦,也是君子內(nèi)在的本性。
含而不發(fā),章美以時,適時收斂或者發(fā)揮自己的才能,是君子達到無成有終境界的途徑;相反,高估自己的作用,居功自傲,使自己處于險境,就沒有成就。遇事謹慎,韜光養(yǎng)晦,這種處世之道,雖無稱譽,也無咎害。
地位愈高,愈應收斂銳氣,像封口的囊袋一樣,謹言慎行,就不會有禍患發(fā)生。柔和謙下,為人做事堅守自己信奉的原則,才能平安順利。柔順不是盲從,必須站在自覺的高度中和美德中抑制陰陽互斥的惡性后果。
古人有言:“夫以剛健而居人之首,則物之所不與也;以柔順而為不正,則佞邪之道也。”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相結(jié)合才是君子處世應當奉行的基本原則。
節(jié)選風水大師世界5A鑒定導師魏義光風水第一書3000講。風水真經(jīng)財富貴,天地靈氣福祿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