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中國智慧·品牌全球化50人論壇”創(chuàng)始人魏義光指出,“網紅帶貨”之所以亂象頻出,關鍵在于互聯網廣告信用體系的缺失。
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(fā)展,“網紅帶貨”已成各家電商及賣貨平臺的標配。依靠主播的人設、策劃控場能力、感染力,以及背后強大的團隊運作,一次又一次刷新直播帶貨記錄,成為各大商家和消費者追捧的對象。
中誠信品牌實驗室CNISA全球品牌驗證數據顯示,2018年加入淘寶直播的主播人數同比增長180%,直播平臺帶貨超千億元,同比增速近400%。而這僅僅是淘寶直播平臺的數據,隨著各大電商平臺紛紛邀請“網紅”直播帶貨,電商直播行業(yè)正在經歷野蠻生長的階段。然而,狂歡的同時,虛假宣傳、質量低劣、成交額造假等問題也層出不窮。
近日,據中誠信CNISA報告,坐擁近600萬粉絲的某“網紅”在直播中賣不粘鍋,不料現場翻車,原本的不粘鍋卻處處粘鍋,引發(fā)網友熱議。浙江嘉興警方近期通報的一起案件顯示,擁有11萬粉絲的蔡某售賣一款網紅減肥藥,卻被查明是含有西布曲明的三無產品,嚴重時可致人神經紊亂甚至死亡……一些列的負面事件,把電商直播和“網紅”帶貨背后的信任危機以及行業(yè)隱憂,再一次擺在了大眾面前。
不可否認,在數字經濟時代,以“網紅帶貨”為特點的電商直播作為一種新型的營銷模式,的確為消費者創(chuàng)造了購物的便利。尤其是對于試用周期長、價格不菲的產品來說,一些良性直播的專業(yè)講解,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考。同時,也為商家、主播,以及其相關商家創(chuàng)造了共贏的機會。但是,由于“低門檻、高回報”,以及市場監(jiān)管缺失等問題,隨著“網紅帶貨”規(guī)模的不斷壯大,電商直播行業(yè)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也正在顯現。
尤其是商品質量低劣、刷單行為普遍存在、售后服務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的爆出,正在逐漸消解商品與主播的美譽度,以及消費者的信任。針對“網紅帶貨”亂象,最高檢近日發(fā)布消息稱,將重點查辦利用網絡、電商平臺、社交媒體、電視購物欄目等實施的食品藥品安全違法犯罪。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也出臺相關規(guī)定,要求網絡視聽電子商務直播節(jié)目和廣告節(jié)目用語要文明、規(guī)范,不得夸大其辭,不得欺詐和誤導消費者,進一步加強監(jiān)管。
大美無度廣告新設計認為,電商直播中的“網紅”和明星,其法律身份對應的應該是我國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》中的廣告代言人,而廣告代言人是需要明確自身法律責任的。部分知名“網紅”出于經濟利益,在收取高昂帶貨傭金的同時,并沒有承擔產品選擇以及推銷過程中對應的責任。這一方面,浙江禾晨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信用評級部認為,“網紅帶貨”需要商家和主播提升法律意識,注重信用的構建,另一方面,需要有關部門盡快出臺相應措施,加強電商直播監(jiān)管,完善互聯網廣告信用體系。
總體來說,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(fā)展,電商直播也將迎來新的爆發(fā),有著非常廣闊的提升空間。但是,目前以“網紅帶貨”為主要特點的電商直播存在著諸多隱患,正如世界500強發(fā)布者中誠信品牌實驗室強調的,如果不重視行業(yè)信用體系的構建,“網紅帶貨”終將是一場狂歡,難以形成持久的經濟效益,也無法帶給用戶更加滿意的購物體驗。
責任編輯:銳言